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拓寬高層次人才引進渠道,積極吸引國內外優秀專家、學者參與學校的發展建設,助力學校部省合建和“雙一流”大學建設,做強貴州大學,結合《貴州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2021年4月修訂版)》及《貴州大學一流學科特區人才引進及培養管理辦法(2020修訂版)》,特修訂本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根據學校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的需求,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聚焦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優先引進學校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國內一流建設學科、區域一流建設學科、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教育部學科評估入榜學科和貴州省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等緊缺急需的高層次人才。
第二條 柔性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分為領軍人才、杰出人才、國(境)外高端人才等3個層次,實行目標責任合同管理。
第三條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恪守師德師風規范,把握立德樹人根本,發揮核心帶頭作用,構建包括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團隊建設等在內的綜合考核體系,強化合同管理,實施科學評價。
第二章 引進條件
第四條 基本要求
擬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素養,熱愛教育事業,堅持立德樹人,治學嚴謹,愛崗敬業,以爭當“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為教育理想和事業追求,在學科和學術上發揮核心帶頭作用。
第五條 引進條件
(一)領軍人才
引領學科發展,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具有國際視野和學術影響力的一流頂尖學者。具備承接國家重大科學計劃,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持續產出創新成果,推動“雙一流”建設,培育青年骨干人才的能力。
年齡一般在70周歲以下,重點考察近5年學術貢獻,且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中國科學院院士;
(2)中國工程院院士;
(3)“國家特支計劃”杰出人才;
(4)針對我省重點產業和重點學科,能完成領軍人才崗位職責的其他高層次人才。
(二)杰出人才
學術造詣深厚,在所從事的學科領域中科研成就顯著,有突出的團隊建設和組織能力,在海內外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的頂尖學者。能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向發揮重要作用,承擔國家或省部級重大項目任務及學!半p一流”建設重要任務。
年齡一般在65周歲以下,重點考察近5年學術貢獻,且具備以下條件之一:
(1)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3)“國家特支計劃”領軍人才;
(4)針對重點學科,能完成杰出人才崗位職責的其他高層次人才。
(三)國(境)外高端人才
符合“高精尖缺”和市場需求導向,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國際企業家、專門特殊人才等國(境)外高端人才。
國(境)外高端人才可不受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限制,具體標準參照《外國人來華工作分類標準(試行)》。
第三章 聘期及待遇
第六條 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聘期一般為三年,每年在校工作時間累計不低于一個月。
第七條 按照“以崗議薪、按勞取酬、優勞優酬”的原則,根據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合理協商薪酬。領軍人才原則上每月不超過10萬元,杰出人才原則上每月不超過8萬元,外國高端人才實行“一人一議”薪酬。以上發放的薪酬均為稅前。
第八條 引進人才在校工作期間涉及的科研、差旅及住宿等問題,由引進單位和引進人才協商解決。
第四章 申請和審批程序
第九條 引進單位根據學科建設及師資隊伍建設需求,對擬引進人才的政治立場、師德師風、業務能力和學術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考察,經引進單位學術分委員會、黨政聯席會審議通過后,引進單位主要負責人同擬引進人才簽訂《貴州大學柔性引進人才意向書》。
第十條 引進單位將《貴州大學柔性引進人才申請表》、《貴州大學柔性引進人才意向書》及其他相關材料報校人事處,由科學技術研究院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院組織同行專家對擬引進人才的學術業績、工作任務、薪酬待遇等進行評議。符合引進條件的人選,由人事處呈報校長辦公會、校黨委常委會審議。
第十一條 人事處代表學校與擬引進人才簽訂柔性引進協議。柔性引進人才,由學校統一頒發特聘教授榮譽證書。
第十二條 柔性引進的外籍專家,須提交相關材料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由國際交流與合作處為其申請辦理工作許可及居留許可(或簽證)。待辦理完成工作許可及居留許可(或簽證)后再到崗工作。境(內)外申請辦理工作許可外籍專家應按照國家外專局外籍專家境(內)外申請辦理工作許可相關要求進行辦理。
第五章 考核與管理
第十三條 引進單位積極做好柔性引進人才的服務工作,充分發揮柔性引進人才在提高學校教學科研水平、促進學校改革和發展中的作用。柔性引進外籍專家所在單位須按照《貴州大學外籍教師管理辦法(試行)》對其進行教學科研及生活管理。
第十四條 根據目標責任合同進行考核,實行平時考核與聘期考核相結合,考核等級分為合格與不合格。
第十五條 平時考核由引進單位負責,在引進人才完成階段性的教學、科研等任務后進行。引進人才如實填報《貴州大學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考核表》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引進單位學術分委員會根據柔性引進協議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經引進單位學術分委員會、黨政聯席會審議后確定考核結果,考核結果報校人事處備案。
第十六條 聘期考核是對整個聘期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的綜合評價,應在聘期結束后1個月內完成。引進單位學術分委員會根據引進人才提交的《貴州大學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考核表》及相關證明材料,對其在聘期內的履職情況及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審議,并通過黨政聯席會審議后提出考核意見。由科學技術研究院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院組織同行專家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確定考核等級。
第十七條 平時考核合格后,由引進單位提出具體薪酬的發放建議,發放薪酬不超過約定薪酬的70%,剩余薪酬待聘期考核合格后一次性發放;平時考核不合格,暫不發放薪酬。聘期考核合格后,發放剩余薪酬;聘期考核不合格,不再發放剩余薪酬,并按未完成工作比例退還已領取的薪酬(稅后)。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八條 引進人才在聘期內以我校名義獲得的科研成果及專利歸我校所有,不得與其他單位發生知識產權糾紛,不得泄露我校的技術或商業秘密、不得違反國家兼職取酬和科研經費管理等相關規定。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下文之日起執行,由校人事處負責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