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職位查詢 |
 |
|
|
|
 |
招聘職位 |
 |
|
|
|
|
|
 |
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簡介: |
|
|
|
復旦大學寧波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于2013年3月注冊成立,是復旦大學和寧波市人民政府在浙江省內合作設立的一所新型研發機構。2022年5月獲批建設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2023年1月正式獲批建設浙江省級新型研發機構。
2021年起,通過與復旦大學相關科研平臺和團隊緊密合作,在省、市和新區三級政府的支持下,研究院面向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領域,正式投入第三代半導體、生命健康、能源新材料三大研發平臺建設,主要包括:1)SiC功率半導體材料缺陷表征表征與芯片設計、工藝研究,器件設計、器件制造工藝、封裝工藝開發等,計劃投入10億元,擬建立650V-1200V MOSFET技術流程等;2)化學藥、生物藥核心技術研究,智能醫療器械設計與安全性評價,人類表型組精密測量和生物信息數字化研究等,計劃投入20億元,擬聯合上下游建立新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CRO)、定制研發生產(CDMO)等專業外包服務,推動復旦系知名專業外包服務機構在省內設立分中心,加快培育藥物非臨床安全性評價機構(GLP)、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建立集藥物發現、藥代動力學研究、藥效動力學研究、藥品安全性評價、質量標準研究等為一體的藥物綜合平臺,構建開放協同的臨床前研究和臨床試驗服務體系。同時,發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藥物研發平臺,支持藥物精準研發;加快培育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打造集醫療器械設計、醫療器械安全性評價、質量標準研究等為一體的醫療器械綜合平臺。3)氫燃料電池相關材料、半導體產業相關輔助材料研究等,計劃投入20億元,擬聚焦環境質量檢測與安全,圍繞室內空氣污染、工業生產安全等領域對高性能氣體傳感器的迫切需求,針對當前介孔半導體氣體傳感器缺乏靈敏度、選擇性、穩定性及傳感器一致性問題,基于超分子組裝技術和表面限域生長技術,創制出具有高比表面積、豐富活性位點和快速電子轉移效率的介孔半導體金屬氧化物氣敏薄膜材料,創新性構建出具有微型化、智能化和陣列化的MEMS傳感器,引領和帶動新型高性能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微型化、智能化體系的設計以及應用研究,推動產業應用及相關領域的發展。
目前研究院擁有科研場所面積16482.93㎡,其中科研辦公場所面積3543㎡,實驗室、中試場地等科研場所面積12939.93㎡,科研儀器設備原值3832.1萬元。研究院大系統,目前擁有科研人員共計81人,其中全職79人,兼職2人,含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千人計劃”2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青5人、國家優青2人、上海千人2人、上!捌纸瞬拧1人等。研究院另有25人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科技管理、成果轉化等支撐服務。 |
|
|